住房公积金与上海房地产发展的关系 住房公积金网//www.gjj123.com
崔国盛
住房公积金是人们广泛关注的公共资金。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使用,住房公积金与本市房地产的发展,与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关系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
一、住房公积金与上海房地产发展关系密切
上海公积金从1991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以来,始终与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前期对单位建房投入,到转为对职工改善居住条件和住房消费的支持,住房公积金在促进上海房地产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06年12月,全市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1281亿元,缴存职工320万人,提取住房公积金691亿元,净归集资金为589亿元。其中,共有200多万职工因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215亿元,351亿元用于归还购房贷款,两者合计566亿元,占提取总量的82%。全市累计向96.86万户职工家庭发放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977亿元,支持购房建筑面积8246万平方米;累计实现增值收益83亿元,其中提取风险准备金60亿元,廉租房补充资金23亿元(已支用3.17亿元),沉淀的可用资金约250亿元。
二、上海住房公积金在发挥住房保障作用的同时,也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上海住房公积金从一开始就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做法,实行个人账户积累制,通过单位代扣代缴,单位和个人同比例(现为各7%)缴交住房公积金,并存入个人账户,资金完全属个人所有,并按规定计息结息。这种方式优点在于职工个人直接获益,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直到退休日积月累,专项用于改善自己的住房,成为个人和家庭重要的住房资金,成为职工住房改善和住房消费的物质基础。截止2006年底人均缴存余额2万多元。
1992年上海住房公积金发放了我国第一笔个人购房贷款,拉开了上海房地产金融的序幕。上海住房公积金贷款规模的第一个100亿元用了7年时间,第二个100亿元用了2年时间,从2003年以后起当年放贷就超过100亿元,2006年全年实际完成186.1亿元。历年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977亿元。在1991年到1998年期间还发放120亿元的单位建房贷款。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个人购房贷款也从早先仅有建行一家发展到现在全市16家中资银行,住房贷款的规模达到5280亿元,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和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购房贷款两者合计达6257亿元。这些资金从住房消费领域进入住房开发领域,为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住房公积金还从两个方面发挥着住房保障的作用。一方面,根据职工购房的需求想尽办法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职工购房成本,促进住房消费;另一方面,用增值资金形成的廉租房补充资金每年向社会提供廉租房补充资金,已累计提供3.17亿元(市区4:6,市部分市财政局、市公积金各一半),为困难群体托底性住房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上海住房公积金是上海房地产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该说通过市场来进行房地产资源的配置是合理的,但由于住房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关系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而这种保障体系应包括普通性保障,即政府通过提高职工收入、通过税收、规划、利率等方法调控市场,使家庭住房消费能力与住房价格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值范围内。另一方面政府必须通过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包括公积金中心提供的廉租补充资金对一些困难群体进行托底性保障,也就是特殊保障。住房公积金应该成为住房保障体系中的基本保障资金,成为本市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